8月13日,金边市区一座寺庙大殿里,香烛摇曳、经幡飘动,在潮水般的诵经声中,39岁的许节生命之火渐渐熄灭。
寺庙内外,一群素不相识的中国慈善人,仍在助他“书写”人生的尾章。
金边开山超市老板娘玉姐第一次见到许节是7月29日。
那天晚上,几个人开车到超市门口,丢下许节后,一溜烟跑了。
此时的许节还能走路,但手不停地抖,甚至小便拉到裤子上。
询问知道他是浙江永康人,1986年出生。关于此前的经历,他只说了六个字“国公,园区,厨师”,便不再过多言语。
因为经常救助同胞,玉姐对这种事司空见惯,知道他是生病被园区丢弃了。
玉姐和一群慈善人士收留了他。2天后,许节的病情加重,送到医院检查,脑部、心脏和肾脏多脏器衰竭,救活的可能性几乎没有。
医院的费用高昂,玉姐等人前期捐赠的4800美元善款很快就用完了。医院也向许节下发了“驱逐令”。
许节是因为负债离家出走,为了帮他还债,家人掏空了家底。现在父母年迈多病,对许节的情况也无能为力,只能自愿放弃治疗。
但警方此时却不同意了,要求玉姐等人将病人拉回医院,不能放在寺庙。
慈善人士质疑警方做法:人在医院死去,可以拿到小费;但在寺庙死,拿不到小费。
更多人表达不忿:为什么不追查丢弃许节的园区,反而阻挠公益行为?
但还在交涉期间,8月13日,许节就走完了生命最后历程。
检查他的行李和手机,证实他是2019年来到柬埔寨,真正的工作在七星海,是一名“狗推”。
到死,许节都不愿意说自己在哪个园区,老板、主管是谁,又是谁在他病重时抛弃了他。
他带着秘密走了,眼睛睁着,直到和尚轻轻为他合上。
在酷暑的金边街头,玉姐等慈善人士依旧在奔波——协调警方与寺庙,筹措善后费用,只为让他走得像个人。
而另一边,园区依旧隐在阴影里,没人追查,也没人承担责任。
假如有来生,许节会如何看待园区与电诈?
又会不会记得,这群与他素昧平生、却送他最后一程的人?
详情关注《柬媒在线》公众号